二〇二二,極不平凡,這一年,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和疫情反復沖擊疊加,環境日益復雜,挑戰不斷增加。
然而,無論世界如何變化,我們始終堅守初心,從日出,到日落,由春夏,至秋冬,365個日夜,8760個小時,我們用迎難而上弘揚航天精神和 “院魂”,用知難而進詮釋“落地生根、負重前行、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長動精神。
今天,我們用8個年度“熱詞”,重拾2022,凝心聚力,堅定信心,迎風破浪,團結奮進,迎戰2023 ——
2022年,我們深入學習貫徹航天強國建設和液體動力“三高”發展基本戰略,總結提煉融入航天十年發展成果經驗,健全完善戰略規劃管理體系,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正確認識融合發展與自主發展之間的關系,深化與航天的產業、技術、管理、文化融合,努力打造具有航天特征、長動特色的“三高”發展模式,積極服務和主動融入國家和航天事業發展新格局。調整完善“十四五”規劃實施步驟措施,推進戰略閉環管理,進一步明確了各個板塊的發展定位:能源動力裝備制造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基礎點,系統集成與服務是提升規模、利潤的發力點,軍工業務是尋求可持續發展的支撐點,結構件業務是轉換經營機制的著力點,特種裝備業務是探索新發展路徑的突破點。
2022年,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大力弘揚航天精神和六院“院魂”,不斷深化思想領航。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公司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熱潮,切實把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到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團結動員干部職工認清發展新形勢,搶抓發展新機遇,咬定“十四五”發展目標不放松,在能力提升上持續發力,在改革創新中勇毅前行,奮力譜寫長動集團轉型升級發展新篇章。
2022年,面對極其惡劣的外部市場環境,我們以加強營銷能力建設為牽引,按照“3+1+1”產業布局,整合制造、技術、銷售、服務優勢資源,千方百計搶抓訂單,爭取在多個領域逆“市”突圍。拓展軍工及相關制造業務領域,陰極輥形成月產60臺產能,完成陽極槽試制攻關并形成月產6臺產能;拓展系統集成與服務業務,成功完成了東風汽車16MW、安慶新維紡織6.5MW和華茂紡織8MW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推進營銷模式創新,反動式汽輪機等新機型取得訂單突破,與東芝公司重啟水輪機制造合作;構建結構件業務市場快速反應機制,推進橋梁、高壓氧艙、盾構機等更高附加值結構件業務的發展。
2022年,我們持續貫徹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先進技術引進吸收和成果轉化,完成GE 4個機型技術資料消化吸收,反動式背壓機等技術攻關取得關鍵性突破,積極構建傳統機型、高轉速沖動式、高效反動式汽輪機三足鼎立的產品格局。不斷加強創新體系建設,持續推進知識產權體系規范化運行,申報專利34件,獲得專利授權11件,被評為湖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湖北省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貫標試點企業,順利拿下湖北省“汽輪發電機產品海外護航工程”項目。以研發項目為牽引,持續加強科研能力建設,完成16項研發項目的立項驗收和24項研發項目的立項評審,扎實推進300kW感應子式飛輪儲能電機關鍵技術研究、適應真空壓力浸漬(GVPI)工藝的汽輪發電機的研制,為實現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打下基礎。
十年前,航天科技集團和武漢市做出戰略重組長動集團的重大決策,百年長動,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十年來,我們在困境中求生存,在變革中求發展,黨的建設邁上新臺階,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全面深化改革成果豐碩,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得到不斷夯實。2022年,我們總結提煉十年融合發展成果經驗,開展全員形勢任務教育,舉辦“開啟新征程,喜迎二十大”職工歌詠會,將航天精神、長動精神與企業文化歷史教育結合起來,將航天強國建設、液體動力發展目標與長動集團“十四五”發展形勢教育結合起來,引導全體干部職工認清形勢,明確使命,增強推進企業改革發展的精神動力。
2022年3月,長動集團召開第二次黨代會,提出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再鑄長動集團新的輝煌。兩級黨組織牢牢把握全面構建政治保障體系和推進企業持續發展主線,采取“強組織、強能力、強隊伍、強作風”有力措施,不斷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引領保障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突顯各黨支部業務特點,強化不同類型支部之間的優勢互補、職能互補,23個黨支部以14個主題組織開展特色支部創建,結成12個共建平臺,緊扣業務特點和能力提升的要求,促進了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與部門業務工作、個人崗位工作的深度融合。
2022年,我們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工作的著力點,迅速落實上級各項疫情防控要求,用行動踐行黨員初心和使命,筑起抗疫保產的“紅色戰斗堡壘”,帶領廣大職工戰疫情、穩生產、顯擔當,努力奪取經營生產和疫情防控“雙勝利”。堅持“以奮斗者為本”,積極構建和諧穩定發展局面,激勵廣大職工立足崗位、成長成才、爭做貢獻,不斷增強齊心協力共謀發展的強大合力。
上一篇: 金結事業部經營業績連續5年實現快速增長
下一篇: 疫情下的平凡堅守 崗位上的別樣擔當